《轭下》【保】伊凡·伐佐夫著
伊凡‧伐佐夫(1850—1921)是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戲劇家。青年時代深受波特夫的影響,積極參加民族解放運動,寫作詩歌。其中,《帕納鳩裡起義者》一詩成為1876年月起義的戰歌。4月起義失敗後,伐佐夫流亡羅馬尼亞,在此寫作了詩集《旗與琴》、《保加利亞的哀傷》及《拯救》。這些作品被稱為歌頌4月起義的詩歌三部曲。其中許多詩被譜成歌曲,傳唱至今。
國家獨立後,伐佐夫回到祖國,組織文學團體,創辦報刊,建立民族劇院,並寫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說和戲劇作品。其中組詩《被遺忘者的史詩》和小說《流亡者》藝術上成就最大。
面對新權貴們背叛民族復興的理想,伐佐夫憤然寫作了《被遺忘者的史詩》,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反對新權貴們忘記過去的可恥。其中每一首詩歌頌一位「被遺忘者」——民族復興運動的歷史偉人,如民族復興運動的先驅帕依西、民族復興運動的領導人列夫斯基、拉科夫斯基、本科夫斯基等。這些作品字字行行蘊含著詩人對「人民的使徒」——民族復興先烈的崇敬,也歌頌了人民在戰鬥中的覺醒和成長。組詩以現實主義筆觸描繪了民族解放鬥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抒情氣息,音調激越昂揚、語言優美豐富,是伐佐夫詩歌發展到頂峰的標誌。《流亡者》(1894)是一部以流亡在羅馬尼亞的革命者的生活為題材的中篇小說。作品沒有縱貫全書的中心人物,而是圍繞斯特蘭加、馬其頓斯基、布勒其科夫等人的流亡生涯構造情節。這些人愛憎分明,英勇無畏,是「禁閉在異國籠子裡的巴爾幹的雄鷹」。他們忍饑挨餓、飽經風霜而不悔,他們甚至舉止粗野豪放,但對於祖國的眷念與思鄉之情卻使他們擁有一顆最溫柔的心。他們徘徊於多瑙河岸,一連數小時遙望祖國的國土。多瑙河在他們眼中是那麼狹窄,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跨到對岸,在祖國的國土上舉起義旗。最後,這些英雄人物都在民族解放鬥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通過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歌頌了民族解放志士的愛國精神與高尚的革命品格,並以此反襯現實,啟發人們的愛國心。
伐佐夫享譽世界文壇的作品是長篇小說《軛下》(1894)。作者因不滿獨裁政府的統治,於1887年流亡敖德薩。在此,他回想起過去那些「決定命運的日子」,心情不能平靜,便以1876年4月起義為題材寫成了這部作品。《軛下》通過白拉切爾克瓦這一局部地區起義的醞釀、準備、舉事與失敗的生動描寫,真實而藝術地展現了保加利亞民族的新覺醒與總奮起,歌頌了保加利亞人民不甘心忍愛奴役,渴望掙脫土耳其統治的重軛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沉著堅毅、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氣概。
小說開頭,革命者奧格涅諾夫來到白拉切爾克瓦,在磨房裡殺死了兩個行兇作惡的土耳其人,打破了這裡的平靜。隨後,越來越多的群眾捲入了這場鬥爭。面對土耳其人的嚴酷統治和暴行,群眾的革命覺悟日漸提高。在「一個民族的瘋狂」一章中,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起義準備進入高潮的真實情景;川流不息的宣傳員跋涉於鄉村田野進行起義的鼓動,各地革命委員會晝夜不停地派遣信使傳遞消息和命令,農民趕造土槍土炮,年輕人練槍法、婦女們縫襪子、烤餅乾,皮鞋匠做背包、子彈帶和軍鞋,連思想保守、顧慮重重的財主馬爾科也獻出了他的櫻桃樹製造炮身。正如作品中所說「保加利亞的民族精神從來沒有發揚到這樣的高度」。
起義爆發了,起義者沉浸在初享自由的歡欣與渴望勝利的盲目信心之中。他們全然沒有想到,一支全副武裝的土耳其正規軍偷偷地結集,並向他們猛撲過來,把他們擊倒在血泊裡。小說的悲劇性結尾,藝術地展現了歷史的真實。
在小說中,作者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眾多人物形象。奧格涅諾夫是小說的主人公,是堅定的革命者,作者把他置於鬥爭的漩渦和生活的激流中加以描寫。無論是面對出生入死的考驗還是處理同女教師拉達的愛情關係,作品都表現出他崇高的愛國精神和勇於犧牲的高貴品質。伐佐夫在《軛下》中以現實主義方法全面展示出一幅保加利亞民族解放鬥爭的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小說結構緊湊,情節變化有致,細節描寫真實細膩,人物形象刻畫生動豐滿,是一部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史詩式作品。
(《東歐文學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