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保】赫里斯托· 波特夫著
赫裡斯托‧波特夫(1848—1876)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革命家兼著名詩人。他生於一個進步的教師家庭,十五歲到俄國敖德薩求學,受到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影響,開始作寫詩歌。他最初的詩歌《致母親》、《致兄弟》傾訴了身在異國的孤獨和對祖國親人的懷念。1866年因思想激進受沙皇政府迫害,中途輟學。回故鄉後因從事革命宣傳而觸怒土耳其當局,再次去俄國學習,途經羅馬尼亞時,毅然加入保加利亞革命流亡者的行列,在此創辦革命報刊,宣傳民族解放思想。
1868年7月,革命領導人哈基‧迪米特爾組織了兩支起義隊伍,進入保加利亞。波特夫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參加了隊伍。在橫渡多瑙河的前夜,他寫了著名的《離別》一詩。詩歌採用民歌形式,把與母親訣別的慷慨悲愴與展望勝利的豪放樂觀揉合在一起,抒發了他熾烈的革命熱情,表現了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英雄氣概。
不久,哈基‧迪米特爾遇難犧牲。波特夫懷著巨大的悲痛寫了著名的《哈基‧迪米特爾》一詩。詩歌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天上的日月星辰和地上的飛禽走獸護衛英雄的遺體,嬌麗溫柔的白衣仙女迎接英雄的靈魂,哺育英雄成長的巴爾幹山也唱起了雄渾的海杜特之歌,悼念與歌傾英雄的光榮犧牲:
在爭取自由的戰鬥裡倒下的人,
永生不死:大地、天空、猛獸和自然,
都要為他哀悼,
歌手們也要唱歌頌他。
1869年,波特夫當選為中央革命委員會委員。此後,他寫了《哀歌》《海杜特》、《鬥爭》、《給我的第一個戀人》等詩。其中,《海杜特》是一部敘事長詩。它以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鬥爭為背景,歌頌了農民恰夫達爾子繼父志,爭當游擊隊長的革命決心。長詩韻律優美,具有民歌風味。在歌頌英雄業績的同時,波特夫也寫了許多犀利潑辣的諷刺詩,辛辣地嘲諷了那些麻木不仁的蠢人、懦弱無能的軟骨頭、高談闊論的空想家、唯利是圖的財主。
1873年革命領導人瓦西爾‧列夫斯基因叛徒出賣被害。波特夫寫了《瓦西爾‧列夫斯基的絞刑》一詩。這是一首具有強烈的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悲壯的輓歌,表達了人民深沉的悲哀。1876年4月,波特夫率隊回國支援4月起義,途中遭到土耳其軍隊的阻擊,不幸中彈犧牲。波特夫的詩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保利亞詩歌史上開創了一代詩風。他的許多詩都被譜成歌曲,廣為傳唱。
(《東歐文學簡史》)
botev-collectedpoem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