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连》【保】帕维尔·维任诺夫
帕維爾‧維任諾夫(1914—1983)是一位勤於探索、才華橫溢的作家。四、五十年代寫了一系列反法西斯軍事題材的中篇小說,如《第二連》、《在原野》、《遠離海岸》等。其中《第二連》寫保共為建設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而同留用舊軍官中的異己分子所作的鬥爭。《在原野》寫一支游擊分隊深入敵佔區,燒燬奶製品作坊、處決偽縣長的英雄事蹟。這兩部中篇曾獲季米特洛夫文學獎。
六十年代,維任諾夫轉向道德題材的開掘。小說集《持小提琴的少年》和《扁桃的氣息》以現實主義的剖析力觸及了現實社會的道德問題,揭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心態。同時期的長篇小說《星星在我們頂空》寫農民什迪利亞老爹在法西斯監獄經過九死一生的磨難終於逃出虎口,隨游擊隊轉移時為掩護他人而英勇地獻出了生命。在作者筆下,什迪利亞的形象是保加利人民精神品德的化身,是當今精神文明建設中作者為現代人樹立的榜樣。作品以其感人的內容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獲得評論界好評。
七、八十年代,維任諾夫的創作領域進一步擴大。他以一系列新穎奇幻的作品表現了現代精神文明受到的巨大的挑戰以及人類的歷史命運與人性健全發展等重大問題。長篇小說《夜馳白馬》(1976)通過對科學工作者烏魯莫夫院士及其外甥沙紹相互關係的描寫,表現了當今兩代人之間的精神道德差異。烏魯莫夫的正面形象和沙紹的複雜性格顯示出作品巨大的心理深度。烏魯莫夫富於創造的崇高一生,為讀者展示了一幅人性和諧完美的圖畫。小說不是把兩代人的關係表現為不可彌合的鴻溝,而是藝術地指明了世代更替得以順利實現的現實途徑。小說榮獲季米特洛夫文學獎。在中篇《障礙》(1976)中,作者把人與人關係中存在的精神壁障形象地凸現了出來:一個受過精神創傷而又保持了內心和諧的年青姑娘多羅特婭與一個囿於世俗之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作曲家曼內夫之間的邂逅相逢,演化為一幕令人震驚的悲劇。多羅特婭不惜一死抗議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不信任,構成了一個富有整體寓意的「障礙」形象。這一形象是小說主題帶哲理性的藝術昇華。它喚醒人們消除相互關係中的精神壁障,切中了時代的弊病,引起了國內外讀者的強烈反響。中篇《白色蜥蜴》(1977)以超現實主義手法表現現代人性發展中理智與感情的矛盾,提出了智能的片面發展而又缺乏健全的人類情感必然導致人的異化的重大主題。小說描寫一個生物學家用遺傳工程的方法製造了一個早熟、早慧的神童和「超天才」奈西。奈西不僅身體發育超常,而且腦子象電子計算機那樣快,小小年紀就大學畢業,成了數學家。可是,他沒有人類的良知和道德情感,不懂得如何同他人正常相處。他逼得母親羞愧自盡,在女友的生日晚會上殘殺了與會同伴,最後導致了自身的毀滅。作品的社會批判意義不僅在於反對濫用科學技術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說明了片面強調理智的發展,急視健全人類情感的培養,人必然異化為喪失人性的禽獸。小說貌似荒誕,但在本質上具有極高的生活真實性與極強的現實針對性,表明了作者對年輕一代和人類未來命運的憂慮和關切。長篇小說《天平》(1982)寫一個建築師在一項工傷事故中喪失記憶力。在恢復記憶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心靈陷入市儈主義泥坑的「舊我」,通過反思他最後走向了通向「新我」的陽關大道從而使自己獲得了思想道德的昇華。作品構思新穎,富有心理和哲理深度,深受評論界好評。
(《東歐文學簡史》)
《第二連》【保】帕維爾‧維任諾夫,北索譯,作家出版社(1957)
第二连 维任诺夫